一颗粮,一粒籽,一幅画,种子做笔,五谷着色,杂粮开花……近日,在湖南农业大学“三全育人”中心,《农耕文化》课程师生创新耕读教育形式,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制作五谷粮食画,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知识、植情怀,以耕读教育赋能“新农人”培养。
学生制作五谷粮食画
学生展示五谷粮食画作品
剪纸社的二十四节气剪纸和五谷粮食画作品
谷粮食画以五谷杂粮为原料,以簸箕为容器,经过通过染、粘、贴、拼、雕等多道特殊工艺,呈现出不同形象和场景的手工绘画,成为承载乡村文化、彰显乡村风情的艺术形式。通过动手制作二十四节气五谷粮食画,学生可以了解到农作物的种类、生长规律和五谷粮食画制作工艺等知识,感受二十四节气这一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精神财富和时代意义,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,感受非遗之美,传承农耕文化。
师生观展
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古诗、手绘明信片、剪纸、摄影作品
此外,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还策划了以“百廿湘农 春华秋实”为主题的二十四节气文艺作品展览,展陈了包括表达二十四节气生产生活习俗、食俗、七十二物候、作物在节气的生长状态的五谷粮食画、剪纸、硬笔书法、手绘明信片、邮票、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主题作品,多维度地展示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魅力。
责编:刘丹 编辑:邱梦
来源:湖南农业大学